此后的许多日子,我们依旧在放学的时候一起回家,我们在最后的一段路上,总会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,就只因为这样,路仿佛变长了。我们这一路能说上许多的话。说着每个年少的惆怅。
一切都仿佛回到以前一样,
只是我不再让刘常建目送着我离开。
我知道,我心中那个快乐的刘常建再也回不来了。
不久之后,刘常建代表我们班参加了学校的篮球比赛,他是整个队伍的主力。比赛之前,他仍然只是用笔敲我的肩膀说:前桌的,下午看我们打球,你请我喝王老吉。
比赛那天,阳光格外灿烂。我坐在球场旁边看刘常建他们打球,赛况激烈。无意间我听到旁边两个女生的谈话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们说的并不大声,我却能听得这么清楚。尽管周围的人一直在为着比赛喊加油,我却还能在嘈杂之中仔细地分辨出她们在讨论刘常建。似乎心中特敏感的一根弦就这样被她们拨起。一些我并不愿意听到别人讲起的事情。
她们说刘常建形如孤儿,他出生的时候就克死了自己的妈妈,而爸爸在他十岁那年就娶了新的妻子,从此再不管刘常建。
她们说,刘常建的后妈会嫁给比自己老那么多的男人,还不是为了钱。
她们越说越高兴,越说越离谱,她们说刘常建和后妈关系不好,她们说刘家另一个儿子已经八岁,势必是刘家遗产的争夺者。
后来的事情,我如何也没有想到,我竟然毫不犹豫将手中的王老吉狠狠地砸向了她们。看到她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花容失色我不知道有多痛快,尽管接下来我被她们压倒在地,头发被她们扯着,脸上不知道哪里被打得肿了起来,可我从来没有觉得我输了。无论我那一刻的样子有多狼狈我都没有哭。我只是一直瞪着她们,轻蔑地笑。
比赛正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,并没有很多人发现我们在这边打架。那两个女生或许是被我的眼神吓到了,她们不敢直视我的眼睛,其中一个指着我的头骂了一句:你他妈的神经病。然后就拉着另一个人走了。
刘常建并不知道,这是我为了他第一次打架。
比赛的最后,我们班还是输了,只是一分的差距。而我打架的事情,似乎成为篮球比赛之外的另一个焦点。当我再次被请去教务处的时候,我又一次见到了那个女人。那个看起来还很年轻的女人。
我从来没有忘记,那一次去探望刘常建,我在他家门口遇见过这个女人。她是刘常建的后妈,姓陈。
杨思,我相信你和常建只是单纯的友谊,我之所以这样子做,都是为了常建好,希望你能够明白。她说。我知道她这句话的意思。那一次从刘常建家门口出来遇见她,她就已经这样和我说了。
许多人都猜想,陈小姐(姑且让我这样称呼她吧)之所以嫁给刘常建的爸爸是因为他们家的钱,其实别人不知道的是,刘常建的爸爸曾是陈家的救命恩人,以身相许报答恩情的故事并不只是电视剧里才有。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,她一直背负着别人对她的误解。甚至成为刘常建和爸爸关系疏远的原因。陈小姐夹在父子之间,也是一个受伤的人。当初刘常建的爸爸,其实是想有个人可以照顾刘常建才娶了陈小姐,然而他并不了解刘常建,后桌是一个太倔强的孩子。
陈小姐一直希望可以让刘常建和爸爸和好,然而有些时候,她的身份使她只能尴尬的处于被动的地位。
甚至有老师向我反映,你曾经和其他女生因为争风吃醋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大打出手。她说。或许事实并不如别人所说那样,然而有心诋毁的话往往是由无意害人之口传出去的,或者你会说你并不在意,可是你想过没有,假如你的父母知道了会怎么想你,换而言之,常建的爸爸会怎么看他,所以我不能放任不管,你明白吗
离开教务处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着教务处长的那句话:别人的家长已经找上了学校,在以后的某些言行上,希望你能好自为之。
说得还不够明白吗
可是我并没有因此就疏远了刘常建,我一直以为只要我自己明白就可以。我一直以为我和刘常建的关系单纯,并且会一直这样。我一直以为无论流言蜚语如何,我都可以置身事外。然而没有想到,我和刘常建,却也会不知不觉地慢慢疏淡了。
眨眼就上了高二,我和刘常建都不同班了,就只是隔了一面墙,我们却很少再见面。我在新班级认识了新的同学,而刘常建的似乎总是一个人。
偶尔在楼梯休息平台遇见刘常建,感觉他又长高了,头发也剪短了些,看起来精神,但显得有些瘦。他说:前桌的,好啊。
我说:后桌的,好啊。其实我常常想上前去问他些什么,而他却总匆匆离去。看着他的背影,我常常想起以前他目送我离开的样子。
高二生活有些繁琐,先是文理分班,刚混熟的同学又得分开了,再然后就选报专业课,又一次搬家移舍。都不知道刘常建报了什么专业。同在一个学校里,要遇见一个人就这么难么
后来我才知道,刘常建开始经常逃课,他常常一整天都不在学校出现。就算有来上课了,也只是趴在课桌上睡觉。当我在篮球场找到他的时候,他正一个人玩着篮球,毒辣的阳光烤着他瘦长的身体,我突然觉得他好孤单。